玩家常发现母舰的血量不会减少,这是因为其设计机制要求必须先破坏四个罩门才能对其本体造成伤害。这一机制是战斗的核心难点,也是许多玩家初期受挫的主要原因。罩门分布在母舰的特定位置,需优先集中火力击破。若直接攻击母舰本体,无论输出多高均无效。战斗的第一阶段必须围绕罩门展开,而非盲目输出。
太空母舰的攻击模式分为多种,包括红色激光、密集弹幕和追踪导弹。红色激光有明显的前置动作,玩家可通过移动到场地中央规避。密集弹幕则无法完全躲避,需依赖护盾类技能或武器格挡。追踪导弹速度较快,但移动轨迹固定,合理走位可减少受击概率。战斗中需时刻观察母舰的动作预判攻击类型,并调整应对策略。护盾类装备或技能在此阶段尤为重要,可大幅提升容错率。
破坏四个罩门后,母舰进入脆弱状态,攻击本体才会生效。这一阶段需注意母舰仍会持续使用原有攻击手段,但频率可能提升。由于罩门被破坏后其攻击范围缩小,玩家可更专注于输出。推荐使用高爆发或持续伤害型武器,如连射轨道炮或蓄力类武器,以快速削减母舰血量。能量管理是关键,若角色蓝量不足,可借助母舰的激光攻击站位回蓝,但需谨慎避免被后续攻击命中。
战斗后期可能出现罩门再生机制,需重复击破才能继续输出。这一设计延长了战斗流程,但并非不可应对。建议保留部分高伤害技能或武器用于快速处理再生罩门。团队协作中,分工明确可提高效率,例如由一名玩家负责清理小怪或干扰弹幕,另一名玩家专注破坏罩门。若单人挑战,需平衡攻防节奏,避免因贪图输出而陷入被动。
玩家需理解战斗分阶段特性,优先解决罩门再转向本体输出。合理搭配装备与技能,注重走位与能量管理,是攻克这一挑战的核心要点。反复练习攻击预判与节奏控制,可逐步掌握战斗主动权。